在我国民用航空业近三十年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总是伴随着行业整体运行所带来的航空安全和应急突发事件等潜在威胁。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民航应急管理机制和体制,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技术,对于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民航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急平台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不同部门实现应急管理职责的主要载体,就我国民航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而言,各级应急平台不应孤立存在,只有互联互通并真实客观地反映突发事件的自然属性,与突发事件本身结合起来,与突发事件的处置人员结合起来,使人员、应急平台和突发事件高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应急平台在应急管理和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全面、高效、完善的应急平台建设对民航业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
【建设目标】
机场应急预案要进一步强化机场各部门“形成合力”的意识,不断在资源、信息等方面实现整合,形成一种强强联手、功能齐全的预案体系;要坚持可操作性,对本区域的风险(或危险源)、应急能力做出综合、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并将风险高、发生概率大的突发事件,作为制订本区域应急预案的主要参考依据;做到机场预案与区域外属地预案,企业预案和政府预案,机场内不同种类预案的衔接等相互衔接配套等;推进预案使用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将预案的内容溶入到应急信息平台,在应急的后台和前沿之间同步、同质实现预案的决策参考和应急支持功能。
l日常业务管理:满足应急工作管理机构就开展应急工作而展开的各项日常工作。典型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管理、统计分析、应急资源管理、召开视频会议等。
l日常应急值守:机场应急办值班机构就突发事件进行接报、研判、 汇报、先期处置、工作协调等工作。
l指挥调度:由机场应急中心接管指挥后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调度, 含多种综合手段的应用,如视频会议、图像接入等。
l能够方便地管理各类救援资源,灵活地组织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管理水平。
l帮助工作人员预知机场运行中潜在的问题,启动一系列标准的应急流程,面对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行动。
l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帮助机场人员在面对紧急情况/突发事件时迅速作出反应。
l采用开放标准来设计实现。不但通过CIIMS与机场其他系统连接,还可与呼叫中心(Call center)等应用进行互联,实现应急联动。
l2006-2008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主系统集成商,完成第三代应急预案管理系统产品。
l2008年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主系统集成商,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在第三代产品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
l2011年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信息系统提供商,国内率先实现CBR计划生成和资源配置模型,并实现系统推演。
l2015年 临汾乔李国际机场主系统集成商,其中包含了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的使用。
l2015年 常德桃源国际机场主系统集成商,其中包含了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的使用。
l2016年 柳州白莲国际机场主系统集成商,其中包含了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的使用。